江西電鍍污水處理Bu8sfnZo 印染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述 初沉池是一種固液分離的設施,向反應倉內投加酸(堿)用來調節PH值,創造后繼生化處理的條件。投加混凝劑,促使聚凝沉淀。初沉池能降解20~30%的有機物,對色度也有較好的脫色能力。 水解酸化池的作用: 1、由于填料比表面積大,池內充氧條件良好,池內單位容積的生物固體量較高,因此,生物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容積負荷; 2、由于生物接觸氧化池內生物固體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對水質水量的驟變有較強的適應能力; 3、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脹問題,運行管理簡便。 二沉池設置在活性污泥池后面,主要功能是截留活性污泥池出水流失的活牲污泥,經二沉池自然沉降后,將濃縮后的活性污泥用污泥泵提升回至活性污泥池,增加池內活性污泥濃度,提高其處理能力。 1、溶氣氣浮的結構: 溶氣氣浮由氣浮池、溶氣罐、溶氣泵、空壓機等部件組成。氣浮池內分混合反應區、接觸區、氣浮分離區、清水區、刮渣杌、排渣槽、水位控制器、排水口、自控系統等。 2、氣浮運行流程:
江西電鍍污水處理
2、本公司專利—亞厭氧生物反應器,除常規布水外增加一路內循環脈沖式多點布水系統,將中部污水通過提升泵經脈沖罐再次回流到底部,將污水在系統內自身循環,既可避免沉積污泥發酵膨脹,又可增加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時間,提高處理效果和能力,特別是在色度方面的處理能力。
江西電鍍污水處理
印染污水處理 印染污水處理的原理 印染行業是紡織工業用水量較大的行業,水作為媒介參與整個染整加工過程。 印染廢水水量大,色度高,成分復雜,廢水中含有染料、漿料、助劑、油劑、酸堿,纖維雜質及無機鹽等,染料結構中硝基和胺基化合物及銅、鉻、鋅、砷等重金屬元素具有較大的生物毒性,嚴重污染環境。 以棉混紡織為例:在棉混紡織產品中由于化學纖維(主要為滌綸)的增加(一般占65%),其經紗上漿時采用變性淀粉和聚乙烯醇混合漿料。 一般的生化法很難去除色度,有色水體排入河流,受日光照射的影響,更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長。使用化學法去除色度,雖然脫色效果較好,但其殘余物對水體的影響仍然存在。 原水水質是回用處理技術路線選擇的基礎,為了提高企業廢水回用效率,印染企業需要注意盡量保持廠內產品的相對穩定和染化料助劑的相對穩定。 在實施回用處理工程時,須根據環保要求和企業實際選擇適合自身的回用技術路線,即合理安排初級回用和深度回用的比例或“零排放工程”。 ①達標排放印染廢水經過處理后,達到G家相關部門規定的納管或直接排入環境水體的相關標準的全部指標要求的水體
印染行業是工業廢水排放大戶,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近年來由于化學纖維織物的發展,仿真絲的興起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PVA漿料、人造絲堿解物(主要是鄰苯二甲酸類物質)、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其COD濃度也由原來的數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從而使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COD去除率從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
目前,G內的印染廢水處理手段以生化法為主。G外也是基本如此。由于近年來化纖織物的發展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PVA漿料、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給處理增加了難度。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大都由原來的70%COD去除率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廢水處理的一大難題,舊的生化法在脫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滿意。此外,PVA等化學漿料造成的COD占印染廢水總COD的比例相當大,但由于它們很難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而使其去除率只有20%~30%。?
臭氧是良好的脫色氧化劑,對于含水溶性染料廢水如活性、直接、陽離子和酸性等染料,其脫色率很高;對分散染料也有較好脫色效果;但對其他以懸浮狀態存在于廢水中的還原、硫化和涂料,脫色效果較差。臭氧氧化也可以與其他處理技術結合應用。如用FeSO4、F2(SO4)3、及FeCl3,凝聚后再用臭氧處理可提高脫色處理;臭氧一電解處理可使直接、酸性染料的脫色率比單純臭氧處理增加25%~40%,對堿性及活性染料增加10%。臭氧加紫外輻射或同時進行電離輻射也可提高氧化效率。由于臭氧氧化對染料品種適應性廣、脫色效率高,同時O3在廢水中的還原產物以及過剩O3,能迅速在溶液和空氣中分解為O2,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因此O3脫色技術具有一定的工業化應用前景。目前臭氧氧化的主要缺點是運行費用相對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