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生物接觸氧化Bu8sfnZo 1、污泥沉降比:是指混合液在100毫米量筒中靜止30分鐘,沉淀污泥與混合液的體積比(%),常用SV表示。當活性污泥的絮凝沉降性能良好時,污泥沉降比的大小可以反映出曝氣池運轉時的污泥量,并以此用來控制剩余污泥的排放,另外污泥沉降比還能反映出污泥膨脹等異常情況。在工業廢水處理中,一般控制污泥沉降比在30-50%。
漯河生物接觸氧化
污水廠一:采用前置厭氧奧貝爾氧化溝,內溝開同樣的兩組轉碟溶解氧上午2.5mg/L(有時候會達到3.9mg/L左右),下午1.5mg/L,二沉池漂黃色、黑色、綠色的泥塊。日均進水量在兩萬方,mlss在6000mg/L左右。一開轉碟溶解氧就高。污水廠二:采用卡魯賽爾氧化溝,不過怎么開表曝機,溶解氧都在1.2mg/L,即使把表曝機開到,溶解氧數值也不會超過2mg/L。二沉池漂了很多泥塊,顏色有黃色、綠色、黑色還有的泥塊上帶有油花兒。日均進水量在一萬立方,mlss大概2000mg/L。這是怎么回事?
漯河生物接觸氧化
我們廠是采用帶的是DE氧化溝,進水COD111mg/l左右,BOD64mg/l左右,TN57mg/l,TP18mg/l,MLSS2200mg/l,MLVSS900mg/l,DO1~3mg/l,SV3010。但是出水各項指標(COD,BOD,SS)總是有不同程度的超標,二沉池看起來像面湯,很混濁,有非常細小的絮體顆粒隨出水流走,鏡檢鐘蟲比較多,有少量輪蟲,污泥顆粒松散。我通常以F/M控制排泥。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啊?
我遇到一印染廢水處理廠,日處理水量11000噸左右,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混凝沉淀工藝,一直運行穩定,前一段時間污泥中毒后,水解酸化池幾乎沒什么去除效率,好氧池污泥濃度在2000左右(以前有4000左右),一直培養不起來,污泥明顯老化,污水渾濁,COD超標,好氧池上有大量泡沫,污泥沉降性好,鏡檢有大量輪蟲。我判斷污泥老化,適當的排泥,但為什么一直污泥濃度提不高?
Z近我廠調試過程當中出現故障,前期絲狀菌膨脹,Z近已經大量減少,但是二沉池開始出現大量浮泥。上周四出水還非常清澈,但是從周五開始出水水質變差,鏡檢鐘蟲大量減少。請問是不是受到來水沖擊,對系統造成破壞?應該做如何調整?
Z近一段時間,二沉池飄浮細細的白色污泥,本廠采用的是傳統活性污泥法與AAO法相結合的工藝,我下了二沉池,仔細觀察,發現用嘴吹的話,白色細細的污泥分開后馬上又聚合在一起,成片的漂浮在池子上面,請問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