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PAM加藥裝置Bu8sfnZo 問題193:剛進污水廠工作沒多久,使用的是奧貝爾氧化溝工藝。這幾天我廠由于暴雨過后進水COD一直在50mg/l左右徘徊,氨氮在20mg/l左右,出水分別為10mg/l和2mg/l左右,而氧化溝內中外的MLSS在為2000—4000mg/l之間,SV30特別低,都不過10%,DO內溝為0.5,外溝1.2左右,進水量在700m3/h,請問這樣的狀態正常嗎,需要注意什么地方的改善嗎?
常州PAM加藥裝置
活性污泥法運行中的問題及解決對策總結(七) 回答: 負荷過低導致污泥培養困難,難于形成有效的菌膠團,加之你的工藝是氧化溝,前端沒有物化工藝的話,SS去除比較困難了的。 1、建議降低曝氣次數(即間斷開啟),從而在總量上消減曝氣量。 2、必須強化排泥,加速代謝出去無機和惰性物質。 回答: 問題183:我想問下滿足活性污泥法,進水有機物Z低底線是多少?維持活性污泥系統Z低的污泥濃度是多少?(我現在的污水廠進水有機物很低) ?該怎樣運行、管理低濃度有機物的活性污泥系統? 回答: 進水的話,不低于COD150(否則,基本該項目達標了),污泥濃度不低于800, ?低負荷的話,要多回流少曝氣,可以的話集中運行。 回答: 可以證明該區域出現水流不流動,既可判斷二沉池出現了短流。 回答: 1、可以按照食微比定,需要降低曝氣量,避免無謂的底物消耗,集中處理是對的,有利于活性污泥的維持。 2、有絲狀菌和沒有絲狀菌的曝氣時間與曝氣時間無關,原則上不要控制太高的DO值,在你的負荷上來后,絲狀菌會降低的。 3
常州PAM加藥裝置
①首先將生化池注入一定量的清水和部分待處理的污水,然后將污泥倒入物料化制池。一般D1次投加20m3污泥,同時投加大糞等培養料,加水攪拌后按比例均勻投加到各生化池內。投加培養料以生化池COD的質量濃度控制在300mg/L為準。然后按比例補加普鈣(由于投加大糞無需補加氮源)。
上流式厭氧污泥膨脹床適用于中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對大部分好氧無法處理的有毒有害物質有斷鏈、降解和去除功能,一般作為高濃度廢水的中度處理或預處理設備。具有比好氧處理高得多的有機負荷和低得多的運轉費用,并可產生有商業價值的環保型新能源—甲烷,剩余的厭氧顆粒污泥可以出售,符合當前變廢為寶的環保新理念。
上流式厭氧污泥膨脹床說明書一、產品簡介二、EGSB反應器構造特點 ①水和污泥的混合物在進入沉淀室之前,氣泡必須得到分離。 ②沉淀區的表面負荷應在3.0 m3/(m2·h)以下,混合液進入沉淀區前,通過入流孔道的流速不大于顆粒污泥的沉降速度。 ③由于厭氧污泥具有凝結的性質,液流上升通過泥層時,應有利于在沉淀器中形成污泥層。沉淀區斜壁角度要適當,應使沉淀在斜底上的污泥不積聚,盡快滑回反應區內。 ④應防止氣室產生大量的泡沫;并控制氣室的高度,防止浮渣堵塞出氣管。三、調試前的準備工作1、調試開車前必須檢查系統設備所有管道及閥門等,確認無誤后方可啟動系統。2、污泥培養、馴化及試運轉的藥劑、工具等必須準備齊全。3、當裝置開車前,對系統每個設備的進出水作COD檢測,作好記錄,以便和以后每天的測定對比。4、當裝置開車后,必須每班每天對系統每個設備的進出水作COD檢測。和前對比,分析系統處理效率。四、菌種的培養與馴化根據污泥沉降情況,及時調整污水營養結構,使C:N:P達200~300:5:1,促使厭氧污泥能穩定增殖。同時采用厭氧出水循環來緩沖負荷。注意事項:1
b、 正式通水前,先進行通氣檢測,即通氣前先將風機啟動后,開啟風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氣管道中,檢查管道所有節點的焊接安裝質量,不能有漏氣現象發生,不易檢查時,應涂抹肥皂水進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修復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