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生活污水處理Bu8sfnZo 問題182:我們水廠采用的是ICEAS就是SBR的一種變形,設計1萬T/日,實際7000T/日左右,進水主要是生活污水還包括經過處理的屠宰廢水。設計進水COD在400mg/l左右,實際在300mg/l左右,周期為4小時,其中曝氣2靜沉1排水1,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基本上達標。問題是過年這段時間屠宰廢水亂排,導致進水增加,進水cod過高平均在1000mg/l以上,曝氣時候出現大量的泡沫,并且其上附者污泥,靜沉30分鐘后SV在12%左右(沒有增加的趨勢),上清液特混濁,出水COD在150mg/l左右,MLSS10000mg/l左右,DO在5mg/l附近,鏡檢效果很差,生物很少。我想請教下,我的污泥是不是出現惡化現象,我該如何調整工藝,使生物系統盡快恢復,確保出水清澈,達標?
臨沂生活污水處理
2、絲狀菌較多,SV30=99%,我想出水不合格,表面看是絲狀菌導致的,那么問題在于如何降低絲狀菌量;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各個控制指標,F/M調高到合理值,需要調整、調大排泥量;曝氣也太多了,出水氮磷為0的話,說明生化前段要補充。
臨沂生活污水處理
?我們于是降低DO到2左右,外回流降到0.5,并加大排泥,我們現在的MLSS也降不下來,仍在4000-4500mg/l之間,我們觀察發現污泥很松散,絮凝體較小,出水中能看到明顯的懸浮物,沉降性也不好,生物相中還能看到挺多的絲狀菌,絮凝體不緊湊,輪蟲和等枝蟲比較多,鐘蟲很少,出水氨氮高于11mg/l,COD也在80mg/l左右,不達標。近期我們的出水氨氮又升高到18-20mg/l左右了,去除率已經快低于50%了。我們很著急啊,麻煩您幫我分析一下,看我們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我們現在把DO又控制在3-4mg/l之間了。 ?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我經常在書上資料上看到要想使氨氮達到理想的去除效果,污泥齡應該控制在15天以上,我想請問就AAO工藝來講,這個污泥齡是指整個生物池的污泥齡,還是只是指好氧段里的污泥齡啊?我們好氧段的污泥齡大概只有8天左右,應該不算長,但是我們Z近發現污泥的顏色變深了,而且生物相里輪蟲很多,個體也很大,再加上污泥比較松散,絮凝體較小,這些不都是污泥老化的現象嗎?怎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污泥老化難道不是因為污泥齡太長了嗎?
問題193:剛進污水廠工作沒多久,使用的是奧貝爾氧化溝工藝。這幾天我廠由于暴雨過后進水COD一直在50mg/l左右徘徊,氨氮在20mg/l左右,出水分別為10mg/l和2mg/l左右,而氧化溝內中外的MLSS在為2000—4000mg/l之間,SV30特別低,都不過10%,DO內溝為0.5,外溝1.2左右,進水量在700m3/h,請問這樣的狀態正常嗎,需要注意什么地方的改善嗎?
問題201:昨天池子黑黑的了,就不進料了,只有悶曝了,今天早上還是水有點黑,就進水稀釋了,也刮了點泥,下午看看曝氣池泡沫大了,而且顏色有點黃,看書對照,說污泥老化有這個顏色,但做了SV30,還是沉淀慢,上清液還是不清,但測DO變大了,儀器直接在曝氣時測得,在4.0,準備曝氣減小了。現在有個問題,污泥老化SV30沉降快的對不上號,不知如何理解?
問題205:我們是印染廢水) ?1、我們厭氧池的出水COD比進水COD還高呢,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厭氧池的水在放置一天后從青色的變成了乳白色,為什么? ?3、我們這里有兩個平行的處理單元,二期和三期,三期是8月份剛啟動的。前面所有處理都一樣(調節池-厭氧-澄清池),從好氧池開始分開,進水都是從同一個澄清池中來的,都采用微孔曝氣,其中三期曝氣頭在深層,二期曝氣頭在表層,且三期曝氣量大于二期 ?。但我們檢測發現三期DO含量比二期低,但是出水COD含量卻比二期高很多,這是為什么?理論上來說消耗溶解氧越多COD也應該降的多吧?以前三期的出水很好,但是從上個月開始發現三期出水中帶了很多泥,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