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印染污水處理Bu8sfnZo
衢州印染污水處理
由于近年來化纖織物的發展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新型染料、PAV漿料、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給處理增加了難度。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COD去除率大都由原來的75%下降到55%左右,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廢水處理的一大難題,舊的生化法在脫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滿意。
衢州印染污水處理
氣浮分離技術是指空氣與水水在—定的壓力條件下,使氣體極大限度的溶入水中,力求處于飽和狀態,然后把所形成的壓力溶氣水通過減壓釋放,產生大量的微細氣泡,與水中的懸浮絮體充分接觸,通過化學藥物使已分解在水中懸浮絮體粘附在微氣泡上,隨氣泡一起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并刮去浮渣,從而凈化水質。氣浮法具有表面負荷率高,可達到12m3/()、停留時間短、基建投資低等特點。
為了降低運行費用和使維護管理,污水在處理構筑物之間的流動以按重力流考慮(液差取為—05),廠內布置的主要特點是先確定構筑物的地面標高,然后根據水頭損失,通過水力計算,遞推出前后構筑物的各項控制標高。
目前出現的無機混凝劑包括金屬鹽類和無機高分子聚合電解質,其中以鐵鹽、鎂鹽、鋁鹽以及硅、鈣元素的化合物為主。根據應用情況來看,堿式氯化鋁、硫酸鋁、三價鐵鹽等單純鋁鹽都對一些水溶性染料廢水的脫色率不高,且使用的pH范圍較窄。FeSO4對于大部分水溶性染料均具有較好的脫色效果,例如處理硫化染色廢水,色度去除率為95%,硫化物和BOD去除率為96%和59%。但由于FeSO4脫色的機理是將生色基團還原,還原產物為有機小分子不能有效混凝去除,因此CODcr的去除率不高,且對溶液中堿度的消耗較大,混凝劑的用量也較大。
除吸附、氧化和混凝脫色外,G內外對離子交換脫色、超濾膜脫色及生物脫色技術也進行廠一定的研究。其中,對常規方法難以脫色的水溶性染料采用離子交換的方法處理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的進展。其研究集中在離子交換樹脂和離子交換脫色纖維的開發研制兩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