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厭氧池Bu8sfnZo 問題196:1:想知道什么時候應該開始進行污泥培養? ?是不是等到有要處理的污水進來了,才開始培養? 還是事先就要培養? ?2:怎么才算進水COD過低呀?如果設計COD為140mg/l,那么污泥培養的時候就要加營養把COD調到140? ?3:從資料里看到,污泥培養時候要避免負荷沖擊。營養加多了是不是也會造成負荷沖擊?設計污泥負荷為0.1KGBOD/KG,那么培養是負荷應該控制在多少呢? ?:那為污泥培養準備藥劑時,先假定MLSS為2g/L,然后計算投加污泥量。再用F/M來算出應該投加的碳源量,這樣的思路對么?
巢湖厭氧池
問題202:現在曝氣池里水已經黑黑的,出口COD測了一下在7000.我現在要重新處理,我準備放掉一半池子,再用水稀釋,然后一直曝氣,可以恢復嗎?另外我再加污泥進去,可行嗎?我要在四天恢復。節后要開始投入使用了。
巢湖厭氧池
問題210:發現好氧池1~4池的污泥顏色發黃,而且很碎,曝氣池表面出現了一些略帶黃色的浮沫,做沉降比時水色渾濁,SV30大約30左右,前兩天都是35~38,由于是厭氧后直接進好氧,所以前面幾條池子DO普遍不高,約有0.3左右,后面的池子污泥性狀還算可以,DO也比較高,4左右,不過也出現了比較多的污泥色浮沫,比前些天都要多。分析可能的原因:1、六天前,曾經將約100立方左右的混凝沉降后的污泥(聚鐵加陽離子PAM處理好氧出水至COD60,泥色為紅色)打入好氧4號池(好氧池容積26000立方,實際水力停留時間為25小時)。2、進水中營養比例失調:進水為厭氧出水,COD1300,氨氮25左右,前天由于好樣出水升高,所以將原先的進水量由450調整到250左右。采用5臺110KW的羅茨風機供氧(個人認為供氧量有點過)。該怎么解決?
污水處理設施在正式投入使用時,其生化處理裝置均需進行污泥接種、馴化(俗稱調試)。對于規模較大的污水處理設施盡量縮短調試時間,使處理主體盡快投入正常運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通過多個日處理萬噸的污水處理設施的生化調試發現,在生化調試過程中,如果準備充分,正常氣溫下一般7~10d即可完成生化設施的培菌接種工作;10d后就可以對污水進行馴化,20d左右便可進入正常運行。
三相分離器是EGSB反應器的重要結構,它對污泥床的正常運行和獲得良好的出水水質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同時具有以下兩個功能:一是收集從分離器下反應室產生的沼氣;二是使得在分離器之上的懸浮物沉淀下來。要實現這兩個功能,在厭氧反應器內設置的三相分離器應滿足以下條件:
(5) 菌種來源,厭氧污泥主要來源于已有的厭氧工程,如漢斯啤酒厭氧發酵工程、農村沼氣池、魚塘、泥塘、護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來自城市污水處理廠,應拉取當日脫水的活性污泥作為好氧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