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超濾膜設備在線咨詢05年開始用凈水器的
D一臺機器:05年朋友帶入行,做的是泉來超濾機,于是就自己裝了1個不銹鋼的1000L超濾機。
超濾的精度,水質是很清澈了,但不去異味,口感不好。后來就加了個泉來的口感伴侶,也就是后置活性炭芯,口感稍微好了點,但后置活性炭壽命太短,3個月就無效了。而且這個后置炭細菌會超標,當然這個是后來才明白。PVC的膜夏天水熱,出水有膜的異味。很經典的組合就是上海世博會上立升的凈水臺,它是超濾+活性炭+大功率紫外線殺菌來保證水質的,這個家用不方便。而且它每天換活性炭濾芯。
D2臺機器:06年自己開始做愛惠浦,同年也加入南京SBOK世保康的推廣,當時G內網絡上關于SBOK的宣傳,都是我一個人包辦了,硬是把這個品牌在網上混了個眼熟。06年用了愛惠浦和SBOK的機器,SBOK的組合結構是D一級用超濾,外壓膜技術的,后置炭芯是復合微濾0.1微米膜加荷蘭NORIT活性炭,個人覺得比較合理。因為SBOK的濾芯和愛惠浦的濾芯可以互換使用,當時還試用了愛惠浦比較暢銷的型號OW4和4K。但是因為SBOK選擇的活性炭沒有添加劑,在效果功能上不如愛惠浦的2個型號,口感也不如。這個比較奇怪,因為用的都是NORIT的活性炭。(至少當時2個品牌還注意形象)
G內的水質情況,需要前面加個超濾,超濾的外壓膜技術要好過內壓膜,不銹鋼超濾一般是內壓膜結構,外壓膜沖洗效果好些。活性炭技術上,愛惠浦的內部結構不合理,過濾的過程中,有很多水根本沒過濾掉,但總體效果還是好過SBOK。4K這個型號算是當時比較暢銷的,多個了KDF材料去重金屬和水垢,缺點是,水垢不多的地方,后出水礦物質析出現象比較嚴重,也就是有白色物質加熱后析出。OW4的水質好過4K,加的是聚磷酸鹽。口感上OW4也好點。
也就是06年用了三個型號,SBOK,愛惠浦4K和OW4。
實際還用過百諾肯,水質口感都不行,就送人了。后來知道百諾肯是因為出水鋅超標破產的,被廈門收購。
D3臺機器:07年開始做3M和阿夸莎娜,另外跟著泉來的總工跳出來自己做的嗎哪超濾產品。嗎娜做的是PAN膜超濾產品,耐壓張力都好些。
因為做阿夸莎娜,開始了解NSF,對各型號的水質開始有了解,很容易查到,可以比較型號水質區別。所以家里機器就開始改裝了,07年是換了好多次,先是把愛惠浦的濾芯換成3M的CFS9812,后來覺得水質不好,把9812X濾芯給衛生間臺盆龍頭裝了,用來洗臉刷牙。用EP25替換了9812X用來喝水,07年下半年,接觸阿夸莎娜,就開始大改動了。
先是把超濾換成PAN膜1000L不銹鋼的,再用3M做中間的,然后后是阿夸莎娜。
下面這張是中間換的,1000L超濾+3M的EP25,其實水質已經很好,秒殺現在的G產所有3M型號
這是后來超濾+3M+阿夸莎娜的組合
因為當時照片都沒保存,就借用客戶的吧,因為后來跟著我的思路組合的也比較多,有些照片保留了。
后水質提升很多,當時組合的想法就是,既然歐美自來水是超濾處理,還加了活性炭,我用超濾+3M來做直飲的前置,源水是肯定達標了,后靠阿夸莎娜來實現直飲過濾。本身阿夸的NSF指標很好,功能比較多,是當時能找到的水質好的設備了。當然飲用口感也好,后來找機會做了常規水質監測,也都比較靠譜。到目前為止,也沒有其他品牌的機器在可以查到的數據上超越這個組合。
09年裝修新房,就把設備升級了下,超濾還是1000L,中間的用了雙頭并聯,2個3M的9812X濾芯做中間過濾,同時出水分到水槽龍頭出水(也就是我水槽冷水出水也是直飲標準了),裝個直飲龍頭做超濾沖洗龍頭,水槽龍頭用了304不銹鋼的三出水的(帶獨立直飲管路和出水)。這個組合一直用到現在,期間用愛惠浦的MC和MC2,MH2這三個型號替代過3M的濾芯,降低使用成本,畢竟水槽龍頭不是喝的,只是用來洗。期間阿夸莎娜的機器,用過AQ-4000,AQ-4600和AQ-5200,后還是用的AQ-4000,成本低,反正自己做這行,不考慮顏值,考慮水質,定期換芯,更多考慮的是成本,我基本半年換一套濾芯。
基本上自己的家用歷程就是這些。
題主問的是飲用水設備,中央凈水的使用和體驗就不說了。
本人從事凈水行業,經營過程里,試用的機器更多,因為人身處江南,水質特征不能代表全G,所以我的回答只能給大家參考,不具備普遍意義。
SBOK的機器,設計比較合理,D一級用超濾,在同體積下,外壓膜出水量大于內壓膜的產品,D二級活性炭加微濾膜,出水微生物指標合格,亞硝酸鹽指標也相對合格,G產品牌更多考慮的是成本,活性炭的材料功能比較少,重金屬有機物去除效果基本沒有。
愛惠浦的機器在06年以前,進口型號還比較多,09年以后G產貨遍地。就品牌來說,是進口品牌的里相對比較經濟的,畢竟在美G也是中低端型號,走量的。但產品本身結構有缺陷,出水水質不穩定,在美G先后2次破產瀕臨倒閉.05年被濱特爾收購以后,開始G產化,幾年的深耕,終于把是這個品牌在中G做大了,也賺錢了。在G內的發展中也對濾芯結構做了改進,標志型號就是PRO4,實際學的是3M這種濾芯結構,但不想提高成本,做了個四不像,所以水質并沒有提升很多,當時廢品率也很高,也就是質量很不穩定,當時很多次品都通過網店批發和銷售了出去。同期濱特爾也G產設計了UF系列,比PRO4好些,2個結構不同,但同樣質量不穩定。愛惠浦的新型號直到2010年后才相對質量穩定一些。
期間我用過的愛惠浦型號有:
上圖是宣傳圖,實際不符,只供參考
H100,這個型號比較適合G情,也有點去垢效果,所以全G都可以用;
H104,添加了一點聚磷酸鹽,多去重金屬和水垢,但壽命相對短些,實際低端型號里H104是愛惠浦里好的;
MC和MH,包括后期升級款MC2和MH2,(也就是活性炭加了陰離子)。這2個商用型號,出水量大,小型商用可以考慮,飲品店,飯店都可以,成本也不高。
I2000和I20002,帶聚磷酸鹽,制冰機和需要去垢的地區可以選,小型商用
OW4和4K前面說過了,那么還有BH2,這個型號去垢不錯,后期G產后材料不好有點副作用,這里就不細說了,我在這個型號上吃過大虧。
H300這個型號很好,只是壽命不長,出水也小,很多客戶無法接受出水小的設備,其實出水小的水質才會好。
H1200是愛惠浦里好的型號,全球前10名。喜歡愛惠浦,又想水質好,可以買這個。
后續G產的愛惠浦型號就做的很少了。EF-900和900P質量都不是很穩定。
說說3M的吧
06年以前還沒有3M的凈水品牌,之前叫坤諾和雅爾普,06年以后3M收購了這2個品牌的股份,在部分型號上打上3M標記才算有了3M凈水。
3M自己是沒凈水技術沉淀的。但3M的營銷做的很好。
早期型號有CFS8812,DWS750和CYST-FF
還有AP3-1101,COMPLETE
這些型號里COMPLETE是水質好的,但因為壽命短,接受的人不多,實際水質排名在3M里算前5名了,D一名是DWS1000。秒殺G產3M的凈開頭的所有型號。
銷量大的是8812,商用系列,水質不行
DWS750是當時明星型號,80年代誕生以來,G際上都很暢銷
1101這個型號實際是亞洲定制款,歐美很少見,主要是配套開水機的,1微米的精度,水質很差。不過當時廣告很好,貴時賣5000,很暴利。
后來做過CFS9812,比8812稍微好點,也有限。開水機配套用
EP25功能多些,去鉛去有機物,這個型號3M推出就是吊打愛惠浦高端型號的。
后來有DWS1500,也就是DWS750的升級款
BEV系列是標準商用,現在還都是進口,水質比9812還差些
簡單道理出水越大的型號水質越差。
后來G產型號就用過一個DWS2500,很垃圾,和9812一個水質,但廣告吹噓的很厲害。
就是用進口的AP-1102,仿造后G產的,給濾芯頭加了一個罩子裝逼而已。現在還多個報警裝置,換個型號繼續忽悠。17年后,把濾頭也G產了,讓買G產機器的客戶,只能裝G產濾芯,不能裝進口濾芯,比較坑。而進口濾頭通殺所有該系列濾芯。但濾頭G產后成本低了幾倍,利潤啊~~~
DWS2000-8000T,這些實際效果都一樣,粗的濾芯材料多些,口感會好些,但去除的有害物都和2500一樣,去氯和囊腫,無它。
阿夸莎娜所有型號都用了
AQ-4000(臺下安裝就是4500).后來的AQ-4600,13年以后的AQ-5200,5300,還有G產的5300和5300A,濾芯材料功能在13年有過升級,所有型號水質沒什么區別,區別就是外形。4系列從2002年開賣,到2008年出46系列,也就是多個衣服,內在一樣,銷售有審美疲勞了,價格也賣不上去了。所以設計個5系列,換個外形,設計個報警系統,價格就能賣高些,新鮮的東西總是有人接受的。53系列不是很適合G情,20微米棉芯針對美G水質有用,G內就是擺設。前面加個超濾才能水質靠譜。
超濾機用了不少:
超濾在G內開花結果是90年代,發展于2000年后,2010年以前我用過立升,泉來,金利源,沁園,嗎哪,還有SBOK。
水質效果區別不大,主流膜就是PVC和PAN,立升的合金膜驅動壓力大,家用無法普及。
立升帶ABS塑料的比較差些,ABS塑料比不銹鋼的成本低,但有異味,立升還賣的貴,完全是靠品牌溢價。ABS部分不應該接觸水,有毒。
PVC和PAN膜的超濾設計實際兩頭進出水的比較合理,凈化后水頂上出水,這樣沖洗壓力大,壽命會長些。
外壓膜的機器,用不銹鋼的外殼材料比較好,用聚丙系列材料的,小的機器還好,大了就容易使用中變形,所以SBOK一直都沒有解決外壓膜超濾的外殼會出現漏水問題。還是成本決定了產品質量。
外壓膜技術的PVDF膜產品里,檸檬做的好些,但成本高,價格也貴,而且這個品牌很奇葩,東西好,也不推廣。但確實算是G內超濾好的機器了。
RO機也用過不少
公司出樣管線機,配套了RO機,早用的是安吉爾。
有客戶需要RO,我們也會拿些幫安裝。
陸續有過康富樂,佳尼特,總馨,世韓,沁園,康麗根,怡口,還有的小品牌記不得了
實際RO膜的原因,新機器的出水水質區別不大,口感上,如果機器用了好的后置活性炭,口感就會提升。
不同品牌區別就是設計和組裝使用的配件好壞,成品后水質和質量也就有差異。
我對佳尼特沒好感的原因就是因為很好的朋友在07年無錫藍藻事件的時候殺到無錫做佳尼特,主要還是我推薦他做的,因為當時佳尼特拿貨便宜。開始運氣不錯,一個別墅區做了50臺訂單。可后,3個月內爆炸了30臺。各位,那時候買的起別墅的裝修都不會差,家里淹了是什么概念,直接損失是400萬以上,所以這個朋友一家三口就失蹤了,十多年到現在都沒有消息。史密斯收購了佳尼特開始做凈水以后,質量才稍微好些,但就那個成本,好也有限。
因為都不是自己家里用,我本人對RO機不感冒,南方水質主要也不需要。而且身邊也遇到一家因為長期喝純水三口人患病的案例,所以心有余悸。(雖然是個案)
本人對使用過的機器的RO機器壽命和質量上的比較不是很確定,因為沒有跟蹤使用,可以確認的是康麗根的AC30確實經典,開創進口高端ROG內銷售的先河,后期G產怡口的設計主要就是仿康麗根,一體式濾芯的機器類型成本高些,水質也好。經典式的RO設計,就是下面三個10寸瓶的,材料是康富樂和總馨這些臺灣企業用的材料好,機器整體壽命長,故障率低。
G產安吉爾和沁園,包括美的,和后來的史密斯,都差些,成本上也低很多。G產RO機,成本超過500元的很少。
RO機器,不管用什么類型RO膜,水質區別不是非常明顯,也許用時間長后會拉開區別。
RO的初級材料好壞可以影響RO膜壽命和效果,后置炭材料影響口感效果和細菌的多少。
后期G內主推的無桶RO,主要是避免壓力桶細菌的現象,但濃水現象更明顯了,我沒用過,只是在別人那里研究過。無桶RO也是中G特色,這里就不多說了。
有興趣的可以把無桶RO機,龍頭打開前幾秒的出水拿去化驗,可以找廠家索賠的。(全程要有視頻,鑒定機構要權威)
管線機的痛
管線機也是40年前歐美先用起來的,用了近20年開始逐漸淘汰。
本人自己的想法,歐美淘汰管線機有幾個原因
1是不環保,當時還沒即熱系統,都是加熱罐外裹加熱絲,再用保溫層,本身熱效率不高,還是反復加熱,比較耗電;
2是不安全,一套管線機,包含設備有,進水電磁閥,出水冷水和熱水電磁閥,溫控器,冷熱水管,加熱罐,外殼還有冷凝裝置等。設備里的冷凝,熱水電磁閥,是容易出問題的。
管線機的溫控一般設置溫度高一般是94度,但顯示是96-100度。這是因為94度以上就開始產生蒸汽,水溫高是100度,但蒸汽溫度更高,加熱罐不可能是密封的吧,蒸汽要出來,冷凝收集后排掉,所以管線機后面有個排水口。那么蒸汽的危害使得材料加速老化,設備的冷熱水管一般是用硅膠,外殼是改性塑料,長期受熱,也會變脆,漏水。加上,出水的熱水電磁閥,長期受熱后銅簧片變形,吸合不嚴,也會漏水。這些就造成,機器的總體使用壽命比較低,使用成本高。而且材料變異后對水質也有影響。所以會感覺用了管線機,水質口感變差了。
加熱罐材料也影響水質,真正使用304不銹鋼的很少
后期用了即熱型,2個材料,管路是紫銅,加熱是鋁熱板,還有石英管加熱的,對水質影響比加熱罐還要大,所以都不算安全。
管線機早用過沁園,美的,億悅,飲德,SBOK,3M的,后期用過達凌,祈禧,英特馬,博樂寶。
沁園是做飲水機起家的,按理說應該管線機質量不會太差,至少當時也把我給坑了
給一個單位裝了80臺沁園,1個月內漏水50臺,和廠家交涉,無果,只能自己貼錢換成億悅。不過當時整體環境都差不多,圖沁園便宜150一臺,當時億悅也就稍微好點,美的也都不行,管線機行業直到2010年后稍微質量提升些,但一臺機器能用2年以上不出毛病的很少。
但早期的億悅和飲德質量還是要好過美的沁園。成本和批發價格也可以說明質量好壞,不過這個話也就是當時說說,畢竟那個時候大多數管線機成本就100元左右。
3M的管線機也被坑過,新機出來就銷售很旺,3個月出貨180臺,D4個月開始有,多是漏水或者顯示屏被蒸汽傷了,機器設計有問題。3M的機器也是寧波代工的,當時是以換代修,反正300元成本的機器,批發1000,換了也賺錢啊,不過后來就不敢再做了,后續一共維修更換了一半,也就是故障率50%,很奇葩了。而且因為故障率太高,換機要排隊,需要1-3個月才可以拿到維修更換的機器。就是目前,3M這個管線機也是以換代修,1年內不出問題的,3M就算賺了,出問題的,1年保修期內給免費換。
SBOK的管線機設計我也給過建議,當時拆解了市面上很多管線機,所以SBOK設計上避免了當時市面上很多機器的缺陷,使得壽命延長了不少,比如出水用機械閥,不用電磁閥。但G產機器多是考慮成本的,不提高成本,材料就差,所以好也是好的有限。
達凌和祈禧是鋁熱板加熱的代表產品,祈禧材料好質量也好些。即熱型對進水壓力和大小有要求,因為體積小功率無法做大的原因,出水速率不快,影響用戶體驗。
英特馬是個英G品牌,一直是廣東代工,這是至今為止我用過的高端的管線機,質量也是好的。
我給一個英語培訓連鎖機構配套了不少,09年到現在都沒什么問題,還在使用,這是G內銷售的機器做不到的,只是可惜當時是這個品牌因G外經濟危機G外訂單被據,才訂單內銷,我才得以拿到貨,后續就不再內銷了。
我問廠家為什么不對G內供貨,廠家回答,2個原因,1個是成本高,G內銷售渠道的成本一算,一臺管線機商場得賣4-5千,估計沒人會買;2是因為本身不是內銷,就沒拿G內認證,所以不給上架銷售,拿的是歐盟的認證,這個很諷刺。
G產管線機,加熱罐的,成本基本不超過200,即熱型的更低些,而英特馬的機器成本普通款在500以上,帶制冷的居然有冰箱才用的壓縮機,而不是G內常見的半導體制冷模塊,成本居然上千,這個是G內無法承受的。
博樂寶是今年使用過的,設計比較好,RO加即熱管線,臺上型號,換芯設計也簡單,比較人性化,但也就勝在設計了,本質上和其他的區別不大,使用成本也不低,現在還不確定能用個幾年不壞,因為才出來不久,以待觀察。南京這個工廠代工生產博樂寶,WaterO水時代等幾個品牌。本質都區別不大,就看客戶喜歡哪個設計了。這種一體機,壽命受限于加熱的部分,估計也就1-2年壽命了。花哨不實用,不過勝在體驗不錯。水箱式的優點是方便,隨處放,缺點也就是要自己加水倒廢水。
還試過碧然德的那個加熱壺,也是一般了,水質太差,水壺類不適合G情,只是給使用者一個過濾體驗,本質上也就去個異味和水垢。
目前本人用不銹鋼電水壺燒水
-------------------暫時先寫到這里------還有很多沒想起來
卡西莫多:全屋凈水包括哪些設備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卡西莫多:管線機大行其道的深層背景,什么樣的管線機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