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生產玻璃水設備景田請景甜拍了一支沙雕廣告,不知道這次景甜會不會火起來?
景甜代言景田,這個腦洞看上去很合理啊。
合理歸合理,景田還是勇氣可嘉,畢竟從這題就可以看出來,有488萬個吃瓜群眾在關心這個問題,且有3877個人通過關注該問題,update到新信息。
我把這道題下面的500條回答都看了一遍,發現大部分的解決方案尚停留在理論階段,像景田這般付諸行動的,極少。
景田真為大瓶裝水行業爭臉啊!此處應有一個大寫的點贊!
景田為景甜打造了一支很有特點的廣告片。
大部分人看完了這部廣告片,竟只關心一個問題:
為何片中景甜會上樹?
有人說景田的腦回路一直很特別,也有人說為了景甜火,景田真的很用力,于是又迂回到“景甜的背后金主是誰”…這個千年老瓜懸而未決,據說連天涯都解決不了…
那么,景田的這支沙雕廣告,讓景甜火起來了嗎?
其他圈子我不熟,反正在水圈子,確實火了。
景田發布廣告片那天,水圈子一陣騷動,一位大佬給我發來微信。
所以,景甜代言了景田,不宣傳“水中貴族”百歲山,而是宣傳桶裝純凈水。
這是什么神仙操作?我們來解析解析。
01 景田、百歲山和本來旺
景田是怡寶前任總經理周敬良創立于1992年的純凈水品牌。百歲山和本來旺是景田旗下的礦泉水品牌。
百歲山早產于惠州的羅浮山,后來景田陸續在鰲峰、寧波和宜春建了礦泉水生產基地。
本來旺是景田采購的一個意大利水品牌,原來的名字叫作blairquhan,到G內來了之后翻譯為“本來旺”。
嗯,本來旺,這個名字很景田。
我買的D一瓶百歲山是在深圳市中心的coco park。
2007年,我在會展中心對面的寫字樓工作,中午飯一般在coco park樓下的超市解決。
超市門口永遠是景田百歲山,不得不說,百歲山的瓶子確實容易產生好感度。
不過,那時候,百歲山還沒有宣傳“水中貴族”,而是宣傳“水文化”。
什么是水文化?
景田的一篇公關文章常常會引用創始人的一句名言,這句名言至今在礦泉水圈子還是震耳欲聾。
“我們賣的不是水,我們賣的是文化。”
嗯,有點兒耳熟?
“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是的,成功的礦泉水品牌,確實是有共性可循。
后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景田從早“販賣”水文化,到后來深入人心的“水中貴族”百歲山,再配合重金投入的體育營銷,景田躍升為中G前三的飲用水品牌。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景甜拍攝的這組廣告片,你就不難理解:“景甜為何要上樹?” “王子為何開跑車送純凈水?”
這一切都是為了文化層面的標新立異,至于是什么水,還重要嗎?
所以,本圈兒的人之所以這么激動,不是因為景甜上樹了,而是因為景田的野心,D三趴再講。
02 景田百歲山水質到底如何?
很好玩的事情是,景田并不是一開始就販賣文化的。
初,周敬良在廣深一帶銷售景田純凈水,壓力很大。
主要原因有兩個:
1、純凈水準入門檻很低。
(1)源水是自來水,很好獲取;
(2)設備和灌裝都是簡單的設備,成本低;
(3)監管不嚴,小型廠家比比皆是。
2、強大競爭對手怡寶。
在這樣的情況下,周敬良還是堅持打品牌,這一點同農夫山泉的鐘總一致,令人佩服。
然后,便是找差異化。
景田找到的D一個差異化是水質。
2000年,周敬良確定采用羅浮山脈的天然礦泉水,宣傳層面主打“水源地”和“低礦化度和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這是一個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
不過,當時這個戰略失敗了。純凈水勢力強大,景田的“天然礦泉水”差異性得不到社會認可,強調的“水源地”也被認為是雞肋。
早期的“水質”宣傳失敗,導致景田在之后的二十年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產量”和“宣傳”上。在各地投建工廠,不同的水源地出品都貼上同一個標簽“百歲山”;重金投入體育營銷,植入電視廣告,做品牌曝光。
而開始被認為是差異點的“產品”被弱化了,甚至被無視了。
無視到什么地步呢?
一、水源地的優勢變成劣勢
水源地對于瓶裝飲用水而言有兩個意義:
1、水源地決定水質,水質可以區分不同的飲用水。
當然,這句話只適用于天然的水(天然水spring water 和天然礦泉水 mineral water)。純凈水的水源是市政自來水,經過反滲透或蒸餾處理,水約等于H2O,所以娃哈哈,怡寶,屈臣氏,景田純凈水,幾乎是一樣的,不介意喝純凈水,挑便宜的買就行。
2、每一個天然礦泉水水源都是獨一無二的。
拿景田百歲山舉例,景田獲得百歲山水源地的開采權,成品水就可以標注百歲山的水源水指標。
初景田在宣傳百歲山時,確實強調了偏硅酸型天然礦泉水的特點,但之后講的就不多了。
為何呢?
景田打破了一個規則,即:單一水源地的問題。
也就是說,當你被“水中貴族”所吸引,然后買了一瓶景田百歲山,你以為你喝的是百歲山的水,其實,那瓶水可能是江西宜春產的,也可能是寧波余姚產的,運氣好的話,你會挑到百歲山本地產的。
那么問題來了,不是說每個水源地的水質都不一樣嗎?是的。就拿偏硅酸含量來說吧。
所有的景田百歲山都是偏硅酸型礦泉水。但,每個水源的偏硅酸含量肯定是不一樣的,這還涉及到水溫,水量,地質結構等等。
那怎么辦?拉大區間,如上圖所示,景田百歲山瓶身上標注的是偏硅酸含量是25mg/L-70mg/L。
偏硅酸含量25mg/L的水剛剛達到G標,而70mg/L的偏硅酸含量非常罕見珍貴。
景田百歲山的礦泉水產品有可能是差,有可能是好的。嗯,如果我負責景田品牌部,我也不會選擇主打產品,不是給自己挖坑嘛?
有人問我現在喝不喝百歲山?
我是不喝的,特別是余姚出品的百歲山,溴酸鹽是一個更大的顧慮。
二、純凈水和礦泉水混打
按照時間線,我們來捋一下,景田基本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D一階段:主打純凈水,伺機而動,賣礦泉水;
D二階段:主打礦泉水,雪藏純凈水,伺機而動;
D三階段:純凈水攻,礦泉水守,品牌出海擴張。
很明顯現在已經到景田的D三階段了,我總結為純凈水和礦泉水混打階段,這個階段體現出了景田的野心。
這個野心同信譽無關,同金錢有關。
景田主打礦泉水,在2004年是一種進步,周慶良清晰地認識到礦泉水是瓶裝飲用水的未來,大家可以參考他對歐洲飲用水市場的看法。
可是到了2019年,景田重啟純凈水,意在何為呢?
純凈水同礦泉水相比,沒有水源地的成本問題,量大優惠,可以做成一加侖(4.5升)的家庭裝,主打家庭市場,便宜,好賣,海量的市場,依托的是通過天然礦泉水樹立的景田百歲山的品牌。
一句話,又是一樁掛羊頭賣狗肉的買賣。
可惜的是,這件事發生在中G前三強的飲用水品牌身上,當錢成了衡量一切的標準時,中G的實體企業在不斷挑戰G人的底線,又可曾想過,水是食品,是民生的基礎。
當然要求澳洲的企業家時刻關注G民健康,是有點過分了。
那就不喝他家的水罷了,這點尿性咱們還是有的。
對了,知乎上有很多人問景田百歲山同貴族有什么關系?
我記得魯迅老先生有句名言,叫作: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