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現在的郭凱身上有很多標簽,比如“80后”青年崗位能手、比武狀元、設備操作大師、世界紀錄保持者……光看這些,或許很難想象他出身貧寒,很早就離開家在外打工。在工地上搬磚、和灰,開自卸車、挖掘機、裝載機等等,什么苦都吃過,經常累得手里捏著饅頭就睡著了。
200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郭凱在電視上看到了青島港招工的消息,騰訊,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來到了青島港。這個一直在外漂泊的人,找到了家的感覺。
從“臭手”到比武冠軍
初到青島港,他從學徒工做起,首先學做的是“清艙”。在前港礦石卸船作業中,一條20萬噸的大礦船,卸船機抓斗只能抓取艙口中央區域的礦石,整條船大約會剩余七、八萬噸礦石。而“清艙”就是用裝載機把這些剩余的礦石推扒至中央區域,靠人力用鐵锨、掃把清理。也就是說,如果裝載機多刮下一公分貨,工人們就能少費一些力。
剛開始清艙作業時,郭凱由于經驗少、膽子小,往往在艙壁、艙角都留下厚厚的一層貨。每次看到負責清艙的師傅們用鐵锨一锨一锨地清理,累得滿頭大汗,他就覺得格外內疚。從那時起,郭凱就“走火入魔”了。為了練好技術,他每天操作方向、油門、檔位上萬次,全自動灌裝設備,白天在碼頭上練到手、膀紅腫,眼睛、脖子酸痛,下班回到家還在練,連吃飯都拿著筷子不停地比劃。上班早來晚走,大休也不離崗,這樣不分白天黑夜的練,讓郭凱的技術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就有了質的提升--凡是他清過的艙,可以減少人工清艙量上千噸,相當于30名職工一天的工作量,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七、八倍。初來時很多老師傅說他“臭手”,不愿意和他搭班,到后來大家都搶著和他一起干。
2007年9月,山東省港航系統舉行全系統裝載機比賽,入港才兩年的郭凱就被選中參加了。那是他D一次參加這么高規格的比賽。他心里扛著一股勁兒,天天從天亮練到天黑。Z終在賽場上,他作為Z年輕的農民工選手,以優異成績獲得全省一等獎。
自那之后,榮譽一連串地被他攬入懷中:連續6年蟬聯公司技術比武裝載機項目冠軍,連續3年蟬聯青島港技術比武冠軍,先后在全省港航系統技能競賽、青島市技能大賽等多項賽事中奪得冠軍……
2014年,郭凱參加了中央電視臺“中G夢 中G人”大型人物紀錄片“工人之歌”的錄制,一經播放便引起巨大反響;2015年郭凱又受邀參加央視“挑戰不可能”“挑戰世界吉尼斯”節目錄制,在億萬名觀眾的注視下,一舉打破世界紀錄,向世界展示了當代中G碼頭工人的靚麗風采。
敢于筑夢的“帶頭人”
郭凱說,從踏入青島港大門的那一天起,他就被這里的氛圍感染了。候工室里、走廊上到處是“工人偉大、勞動光榮”的標語,特別是黨員活動室里鮮紅的黨旗,對他有一種特別吸引力。
“我從小就覺得能夠成為一名共產黨員是特別光榮的事兒!”他時刻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2008年,郭凱在樂陵辦事處推薦下加入了中G共產黨,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入黨宣誓的那一刻他暗下決心,一定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培養。
由于責任心強、技術過硬,郭凱成為全港D一個駕駛卡特彼勒980H裝載機的農民工司機,并被任命為流機隊133#裝載機車長,他負責的133#車組時刻保持著迎檢狀態,維保水平全港一流,連續八年無事故,多次被評為“黨員先鋒崗”“黨員紅旗車”,成為青島港當之無愧的“紅旗設備”。
除了將自己的工作做到Z好,網易,郭凱還特別注重技藝的傳承。他心里一直有一個“打造世界一流海港”的夢想,并清楚地知道,靠自己一個人實現不了這個夢想。于是他主動請纓,擔任了隊里的教練員,將自己的經驗傾囊相授,幫助新隊友們迅速學好駕駛技術。
幾年來,郭凱已經帶出了100多名徒弟,其中有23人成為高級工、9人當上了班長、車長。他的徒弟高磊還在2013年山東省D七屆港航系統技能大賽中奪得D一名,并被授予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在他的帶領下,流機隊打造出了一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冠軍團隊。這個隊的員工先后22次打破鐵礦石卸船效率世界紀錄,創出了單班市提、月度裝車、單班清倉和月度清艙等十幾項全港生產紀錄,成為了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則能勝的先鋒突擊隊。